联系我们

  • 云南通海捷隆工贸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杨先生
  • 电话:0877-3058539
  • 手机:13987741465
  • QQ:1145942386
  • Email:1145942386@qq.com
  • 地址: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纳古镇自强路17号
新闻资讯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高层建筑选用大模板有什么优势吗
发表时间:2025-07-10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高层建筑选用大模板具有显著优势,这些优势体现在施工效率、工程质量、安全性、经济性以及环保性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
一、提升施工效率,缩短工期

1. 减少拼接次数,加快安装速度

大模板单块面积大(通常≥4m2),可覆盖更大混凝土浇筑面,相比传统小模板(如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),拼接缝数量减少70%以上。例如,浇筑一层标准层(面积约500m2)时,小模板需拼接数百块,而大模板仅需几十块,安装时间可缩短3-5天。

大模板采用标准化设计,模块间通过螺栓或卡扣快速连接,人工安装效率提升50%以上,尤其适合机械化施工(如塔吊辅助吊装)。

2. 支持流水作业,优化施工组织

大模板可与滑模、爬模等工艺结合,实现“分段流水、整体推进”的施工模式。例如,在核心筒结构中,大模板随液压爬模系统同步提升,每层施工周期可稳定在5-7天,比传统翻模工艺缩短30%-50%。

模板周转次数高(可达100次以上),减少反复拆装时间,适合高层建筑连续作业需求。


二、保障工程质量,提升混凝土成型精度

1. 减少接缝渗漏,提高表面平整度

大模板接缝少且采用企口或密封条设计,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,避免蜂窝、麻面等缺陷。实测数据显示,大模板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误差≤2mm/m,远优于小模板的5-8mm/m。

模板刚度大(背楞间距≤600mm),浇筑过程中变形量小,确保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控制在±3mm以内,满足高层建筑精装修要求。

2. 增强结构整体性,减少裂缝风险

大模板一次性浇筑面积大,混凝土连续性更好,减少因模板拆装导致的施工缝(如传统小模板每层需留置2-3道水平缝)。研究表明,大模板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率降低40%以上。

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强,脱模后表面粗糙度适中,便于后续饰面层(如瓷砖、涂料)粘结,降低空鼓率。


三、强化施工安全,降低风险

1. 减少高空作业量,降低坠落风险

大模板安装多采用地面预拼装、整体吊装方式,高空作业时间减少60%以上。例如,传统小模板需工人在高空逐块拼接,而大模板可由塔吊直接吊运至指定位置,工人仅需进行少量螺栓固定。

模板自重分布均匀(通常≤2t/块),与起重设备匹配度高,避免超载倾覆事故。

2. 提升模板稳定性,防止胀模倾覆

大模板设计时已考虑高层建筑风荷载及混凝土侧压力(一般按60kN/m2设计),通过加厚边框(≥8mm)和密集背楞(间距≤400mm)增强刚度,抗变形能力比小模板提高3倍以上。

对拉螺栓直径≥M16,间距≤600mm,确保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胀模或移位,保障施工人员安全。


四、降低综合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

1. 节省人工与材料费用

大模板虽单价较高(约800-1200元/m2),但综合成本更低。以30层住宅为例,使用大模板可减少模板用量30%,人工费降低25%(因拼接工作量减少),总成本比小模板节省15%-20%。

模板周转次数多(100次以上),残值率高(工程结束后可按50%价格回收或转售),进一步摊薄成本。

2. 缩短工期,减少间接费用

工期缩短意味着管理费、机械租赁费、贷款利息等间接成本降低。例如,工期提前1个月可节省管理费约10万元(按200人团队、月均管理费10万元计算)。


五、符合环保要求,推动绿色施工

1. 减少木材消耗,保护森林资源

大模板以钢材为主材,可完全替代木模板(每使用1万㎡大模板,相当于节约300m3木材),符合国家“双碳”战略要求。

钢材可100%回收再利用,废弃模板经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,减少建筑垃圾产生。

2. 降低施工现场噪音与粉尘污染

大模板安装以机械作业为主,人工敲打、切割等高噪音工序减少80%以上。

模板表面光滑,无需现场打磨处理,粉尘排放量降低90%,改善施工环境。


六、适应高层建筑特殊需求

1. 满足复杂结构施工要求

大模板可定制异形模块(如弧形、L形、T形),匹配高层建筑核心筒、剪力墙等复杂结构,减少二次支模工作量。

模板与爬模、滑模系统兼容性强,可实现核心筒与外框同步施工,缩短关键线路工期。

2. 提升抗震性能

大模板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,节点连接紧密,有利于提高建筑抗震能力。地震模拟试验表明,大模板施工的剪力墙结构在8度地震作用下损伤程度比小模板降低30%。


云南钢模板

 
上一篇:钢模板选购时应遵循哪些原则
下一篇:钢模板厂家的未来展望